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

草原冬令营 | 2015-08-30 09:32:15
摘要:所谓草原文化,即是长期生活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。

   草原文化——是指自古以来,一些在大草原上过着游牧、渔猎、狩猎还有林业经济生活的民族,由他们所共同创造的一个文化整体。据草原冬令营所讲:其博大与深邃,足以和农耕文化相媲美,只不过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掘和研究。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,过去是以封建正统思想为主导,重农轻牧,古文献中,有关农耕文化的内容记述较为详尽,对于游牧民族以及草原文化的记载较少,还常常带有贬低之意,这就给草原文化的研究增添了很多困难。

  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为迭中,常以农耕民族掌握政权的时候居多。而当农耕民族建立政权后,从来不敢轻视那些游牧民族,为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与掠夺,建造了长城防御之后,仍极重视边关贸易,互通有无。即便在汉唐盛世,仍采取和亲政策,以增强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友好往来,像汉代与匈奴、唐代写突厥都曾如此。从而保持了一定时期内的和平与安定的生活,使两类文化得到不断地融合发展。

 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中,鲜卑建立过北魏、契丹建立了辽朝、女真建了金等政权,而蒙古族和满洲族,则建立了震撼世界的元朝和有近300年历史的清朝,都创造了不同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,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。如果说农耕文化是以土地为根本,在沿江河流域的平原上创造了著称于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话,那么,草原文化则是在辽阔无垠蓝天下的绿野上,不断孕育出耀眼的文明之光,闪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。舞蹈文化是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,在探索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,定会发现许多过去文字记载中所没有的重要收获。

上一篇:草原冬令营告诉你野外百宝箱的用处

下一篇:安固里草原,你还能称草原吗

热门推荐
全国咨询热线:400-688-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