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年中国迎来了国际游学高峰。大批孩子第一次走出国门,前往美国,参观顶尖名校,学习纯正英语,游览着名建筑,和国外的同龄人共同交流。
那么,这些出国参加美国游学冬令营活动的孩子到底收获了什么?在国际交流中,他们到底发现了哪些中西方的差异呢?记者深入走访了众多参加国际游学的孩子和带队老师,从采访中总结出了大量的中西方差异,按照游学目的国的不同,将一一为大家呈现。希望为广大未出国和想出国的读者带来一些最新的国际交流观点,以供大家参考。
建国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,如何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?相比于中国,美国在教育、文化、社会制度等方面到底有何不同之处?当众多参加国际游学的中国孩子和领队老师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,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解开这个奥秘。
中美差异之教育制度
教室温馨,课程选择灵活
在美国,每个课程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室,办公和教学都在这个教室里进行。与中国不同的是,孩子们需要拿着自己的课本资料等来教室上课。加上灵活的选修课制度,使得每节课的同学都是不固定的,所以孩子们有机会结识更多的小伙伴。
每个教室里面都贴着各种各样和课程相关的图片,比如历史教室有世界地图和美国地图,生物教室有昆虫标本等。如此一来,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得到更多的感官冲击。另外,美国教室的座位安排和国内也不相同,他们会把桌椅安排成圆圈,或者4-5张桌椅摆放在一起,显得特别随意,这些都为孩子上课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。
注重轻松的教学方式,学生容易发挥
谈到上课,美国的学习相对中国来说,真的算非常轻松了。新东方国际游学的带队老师姚老师告诉记者,今年国际夏令营期间,她所带领的孩子所在的美国中学是每天早上8点15分上课,下午3点15分下课。
“在美国,老师最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参与,每节课由学生来参与的时间通常都要超过一半。除了课堂互动外,每门课程经过一个小单元后,都会要求同学进行演讲。每个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准备一份电子幻灯片,用3-5分钟完成。在美国短短的两周中,我不止一次看到不同课程的老师在上课中和孩子们闲聊,有时候甚至是聊家常,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,产生亲切感。”姚老师说。
可以说,美国老师注重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,然后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教授给学生,当然下面的学习更多要靠学生的自觉性。这和我们国内目前普遍的教学方式确实有很大的不一样。
自由的授课方式、活跃的课堂气氛、充分的课堂互动,渐渐把中国孩子们从拘谨中解放出来,普遍都能调整自己的状态,融入到开放的美国课堂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