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打铁歌》是宿松民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首。它流行范围最广,时间跨度最长,全县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。 1990年版《宿松县志·文化》记录了它,把它归类为“童谣、俗歌”,取名为《早打铁》,原文188字,这是最规范的文字版本:
早打铁,晚打铁。打把剪刀送姐姐,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回家打夜铁。夜铁打到正月正,我要回去玩花灯。花灯玩到清明后,我要回家种黄豆。黄豆开花绿豆芽,哥薅草,妹送茶。妹呀妹,你放乖,我把你寻个好婆家,堂前吃饭婆洗碗,房里梳头郎插花,左一插,右一插,中间插朵牡丹花,牡丹花里一对鹅,一肩飞到二郎河,二郎河里姊妹多,不做生活板唱歌。站到唱,脚又酸,坐到唱,嘴又干,倒一碗开茶泡心肝。
1990年版《宿松县志》还说:“‘张打铁、李打铁,打把剪刀送姐姐……’这首宿松城乡妇孺会唱的民歌,为本县著名采茶戏艺人方玉珍所作。”
该县志“人物志”里详细介绍了“方玉珍”。“方玉珍(1869——1920),字雨水,名玉珍。本县马塘乡桃园村人。他10岁时在私塾读了半年书,从小爱唱山歌和采茶戏,记忆力强。16岁时,因生活所迫,带领其弟玉新到江西星子县李河打铁,晚上便唱采茶戏,深受群众欢迎。方玉珍到星子不久,便参加了李河戏班,演唱《韩湘子化斋》、《山伯访友》、《乌金记》等传统剧目。他自己演小生、须生或小丑,其弟演花旦或青衣,兄弟俩经常演“夫妻戏”、“兄妹戏”,巡回献艺于九江、星子、德安、瑞昌、武宁等地,获得观众好评。由于他嗓音好,表演逼真,享有“盖五县”之美名。方玉珍不但能唱会演,而且善于取材,自编一些民歌和小戏,例如《过界岭》一戏,就是取材于二郎河附近的一个故事编成的。二郎河的民歌也很出名,素有“二郎河边姊妹多,不做生活专唱歌”的雅誉。歌中的“堂前吃饭婆收碗,房里梳头郎插花”的词句,蔑视封建礼教,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。他的姐妹均因爱唱采茶戏,也先后嫁到二郎河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方玉珍回到家乡,收王子林、王国府、朱婆生等10余人为徒弟,教唱采茶戏,还组织戏班到县城、华阳、石牌、黄梅、九江、彭泽、星子等地演出,也曾献艺于上海、武汉等埠。戏迷们只要听说方玉珍的戏班要到,立即筹钱筹粮,支持演出。方玉珍晚年还在九江县的黄老门、蔡家山等处教戏。 1920年12月病逝,享年51岁。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戏剧艺术。”
该县志在引用这首歌时,“文化志”里是“早打铁,晚打铁”,“人物志”里是“张打铁、李打铁”。可见这首歌流传甚广,唱词版本很多。
博友“举杯邀明月”说:“‘张打铁’并非出自方玉珍,有资料说最早明朝南京就有这个童谣,流传多地,衍生不同版本。明代李介立《天香阁随笔》:天启时,南直(南京)有童谣曰:‘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刀送姐姐,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还要家去学打铁。’皆连臂而歌,手作打铁势。农耕时代的印记,过不了多久就会湮没不闻了。”
如果说博友“举杯邀明月”说的是事实,那么,“张打铁”只能说是方玉珍收集整理并传播的,不能说是他“所作”。
司国庆先生收集了这首《打铁歌》的另外三个版本。并且说:“《打铁歌》流传甚广,主要流行于四川、渝、湖北、安徽西南部宿松、太湖、岳西等沿江地区,流传到宿松以后大致出现四个版本,相传为本县清末采茶戏艺人方玉珍改编。”
其一:流行于县城广大地区张打铁,李打铁,打一把剪刀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去家打夜铁;夜铁打到正月正,我要去家游花灯;花灯游到清明后,我要去家点黄豆;黄豆开花绿豆芽,哥薅草,妹送茶;妹呀妹,你莫哭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屋!囡叻囡,你莫笑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灶;姐呀姐,你莫龇(she);我来日把你寻个好婆家;堂前吃饭婆收碗,房里梳头郎插花,左一插,右一插,中间插朵牡丹花;牡丹花上一对鹅,一肩飞到二郎河;二郎河里姊妹多,丢脱生活板唱歌;伎到的唱,脚又酸;坐到的唱,嘴又干;倒一碗茶,茶又涩;倒一碗酒,酒又酸;倒一碗开水泡心肝,心肝泡得铃铃响,讨个马马会抓痒。
其二:流行于马塘一带张打铁,李打铁,打一把剪刀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去家打夜铁;夜铁打到正月正,我要去家游花灯;花灯游到清明后,我要去家点黄豆;黄豆开花绿豆芽,哥薅草,妹送茶;妹呀妹,你莫哭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屋!囡叻囡,你莫笑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灶;姐呀姐,你莫啊;我来日把你寻个好婆家;堂前吃饭婆收碗,房里梳头郎插花,出来拜公家,公家拜得微微笑(笑哈哈),说我大媳妇会管家。
其三:流行于许岭一带张打铁,李打铁,打一把剪刀送姐姐;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我要去家打夜铁;夜铁打到正月正,我要去家游花灯;花灯游到清明后,我要去家点黄豆;黄豆开花绿豆芽,哥薅草,妹送茶;妹呀妹,你莫哭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屋!囡叻囡,你莫笑;我来日把你搭个好花灶;姐呀姐,你莫龇;我来日把你寻个好婆家;堂前吃饭婆收碗,房里梳头郎插花,左一插,右一插,中间插朵牡丹花;牡丹花上一点油,姑嫂三个会梳头;大嫂梳的是蓬鬏粑顶,二嫂梳的是茶花头,三嫂梳的是绣球花绣球;一肩滚到长河岭,拣到个牛屎饼。
四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,各有千秋。我们佐坝流传的又与上面四个不尽相同。民歌本来就是口口相传,没有固定版本。所谓“五里不同风,十里不同俗”,又说“吃哪里水,讲哪里话”,同样的字不同地方发音也不同,这很正常。
这首歌开始于何时?有人说是太平天国时期,根据是开头的“张打铁,李打铁”,说“张”“李”就是李自成、张献忠。其实这里的“张”“李”如同“张三、李四”,是泛指。张、李二姓在全国人数最多,都已经超过了1亿人口,所谓“九李十三张无张不成屋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明代李介立《天香阁随笔》:“天启时,南直(南京)有童谣曰:‘张打铁,李打铁,打把剪刀送姐姐,姐姐留我歇,我不歇,还要家去学打铁’”这时候没有李自成、张献忠。
这首歌流传于何地?县志说“二郎河的民歌也很出名,素有‘二郎河边姊妹多,不做生活专唱歌’的雅誉。”仅仅流传在“二郎河”吗?司国庆先生说:“其实这段唱词也经常出现在宿松另外的一些童谣里。如‘棉花子,紫绿苞,……牡丹花上一对鹅,喊喊熙熙过江河’。由于二郎河在宿松属于古集镇、名气大,所以说二郎河。不是词句里提到哪个地名就说是哪个地方创作的,假如一首歌里出现三五个地名呢?这个版本并非在全县流行,主要流传于西乡和北乡,所以是西、北数乡共同创作的。许岭一带《打铁歌》里就没有二郎河的字眼,此处唱作‘牡丹花上一点油,姑嫂三个会梳头’,难道说此谣是“会梳头的”创作的?不难看出是方便押韵而已。”
这是一篇男人的歌。民歌刻画了一个勤劳、能干、善良、聪明的男人。他打夜铁、游花灯、点黄豆、搭花屋、搭花灶,各种技艺无所不能,无所不会。民歌刻画了一个能干的宿松好男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