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“摸秋”

安徽冬令营 | 2017-09-29 17:57:29
摘要:摸秋,旧时汉族岁时习俗,流行于黄河中下游、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。此各有各的形式和特色。本人认为更有特色的还算我们宿松。宿松现有七、八十的老人还可津津道来,他们自身经历过,亲眼看到过。

摸秋,是过去农村中秋几天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游戏。这里的“摸”有“偷”的意思,到别人家地里去“偷”;“秋”即秋天的果实。“摸秋”或分亨别人家果实,自娱自乐;或成全别人家宿愿,偷秋送子。清代诗人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中记载:“女伴秋夜出游,各于瓜田摘瓜归,为宜男兆,名曰摸秋。”近代名家沈从文对摸秋赋诗:“此夜此时千万家,不知多少人摸爪”。丁玲对摸秋评说:“土家人的习俗真像沌真而又可口的烧酒,未饮先醉。”

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农人一般在八月十五前把自家成熟的果实提前摘回家,预备过中秋或应备村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。或感神灵恩赐,或祈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自家秋收采摘之后,总还有“漏网之鱼”,这就成了孩子们肆无忌惮的“独食”了。平时那家园里少了什么,第二天清早就会听到那家婆婆或媳妇在园里骂园。那骂是非常厉害,骂得偷者心知肚明,骂得蒙冤莫名其妙。但中秋临近,如果园里有谁家丢了东西,丢失者不但不骂还沾沾自喜——我家的东西长得好,有人偷,别有求,“童子的手,越摸越有”,丢失什么,来年什么就发旺。孩子们的“摸秋”让他们有一种心里期盼:摸到“葱”说明自己念书聪明,摸到“蒜”说明自己长大会算账,摸到“青果”说明自己将来清白……摸秋还有更深一层意义,那就是过去农村医术落后,相信迷信。一些孩子深感身边几多年接回家的新媳妇没有怀上孩子的苦楚,想通过此活动来寄托他们一种善良之心,就在此之前偷得南爪、枣子等。更有甚者把这些东西和其它物件做成男娃娃的形状,敲锣打鼓送到需要的人家,预祝“送男孩,早得子。”需要的人家非常乐意接受,并预备好花生瓜子豆、糕点烟酒茶来款待他们。公公把接收的娃娃叫老伴放置在新媳妇房里的床上,让儿子和媳妇抱住睡上一夜,第二天当一家人的主食。还真别说,有的这么一闹,第二年还真有怀上了抱上男孩的。此活动产生于有娱乐的孩子主动联系想要送子的人家,也有盼子心切的人家上门要求孩子们的送子活动,有此两个供求因素,此习就这样年年流行。

这种流行还有几个出处。相传在很久以前,有这样一个姓田的酋长,生了九个女儿,唯独缺个儿子,夫妻俩思子心切,经常祈祷神灵求送子娘娘送子。邻居见他急盼之心决意戏弄于他。中秋之夜,赏月完毕,乘酒兴在瓜棚里偷了一个南瓜,贴上纸条,上面写道:“偷个南瓜,送子到家。来年喜酒,莫忘邻家!”挂上红绸悄悄送到他家。田酋长发现后,甚喜,第二年果然生了一个男孩,从此中秋又定为“摸秋”夜。因为时至秋中,瓜熟蒂落,正是收获季节,预兆丰收之意。再就是相传,元朝末年,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。这支队伍纪律严明,所到之处,秋毫无犯。一天,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,深夜不便打扰百姓,便旷野露天宿营。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,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。此事被主帅发觉,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。村民们得知后,纷纷向主帅求情。为开脱战士的过错,有一老者随口说道:“八月摸秋不为偷。”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。那天正好是中秋节,从此留下了“摸秋”的习俗。

摸秋,旧时汉族岁时习俗,流行于黄河中下游、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。此各有各的形式和特色。本人认为更有特色的还算我们宿松。宿松现有七、八十的老人还可津津道来,他们自身经历过,亲眼看到过。

一群孩子七八个人,由一人为头,访到谁家没生男孩或多年没有生孩子的人家,说好中秋为你家摸秋送子,经得同意。在那样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的思想统治下,谁家公婆不愿破费?谁家丈夫不下本?谁家媳妇不苦盼?特别是新媳妇,这样做了,她们就像祥林嫂捐了门槛。一说即合,各司其职。

孩子头接受了任务,就分配任务。“你负责采一个大西瓜,要圆。”、“你负责采一个大南瓜(变瓜),要长,瓜柄留着。”、“你负责采两条长丝爪(莽爪),花蒂要保留。”、“你负责采两条黄瓜”“你负责四个扁豆角,三粒红枣”、“你负责一个大红辣椒,十几粒葫芦仔”、“你负责红肚兜一件,还有两个茄子”。任务分配完毕后,白天他们开始行动,一般他们都是以放牛或捉蝉为由头,各人为完成各人任务搞实地采点,晚上就可顺藤“摸秋”了。如果第一夜没有完成,采点到的被主人家摘了,第二天为头的孩子综合意见,互换任务或能者多劳,总之要集齐所需之物。

物件集成,那就是做娃娃了。做娃娃要有一定的艺术构思和审美能力。大西瓜做头,两扁豆角做耳朵,再两扁豆角做眼腔中间用红枣填心做眼珠。红辣椒做鼻子那是最形象不过,嘴用小刀雕刻成樱桃形,牙齿用葫芦仔嵌入,就这娃娃的头出来了。头与南瓜相接就成了娃身。娃身再用丝瓜配上手,花蒂就是天然手指,肚脐再用另一粒红枣安上,两条黄瓜做腿,安上两茄子是脚,再南瓜的柄修整一下,活灵活现娃娃的小鸡鸡就出来了。大家一言我一语,一个完整的男婴就呈现在眼前,再系上红肚兜,高潮就来了,他们七嘴八舌也各自分亨着各人“摸秋”的经历。

娃娃做成了,也就是八月中秋的晚上,那就是送子了。如果此活动要搞得哄声大,孩子们会央请各自大人一起参加,敲锣打鼓送到承诺的人家。承诺的人家早作好了接娃的准备,编炮迎接,花生、桂园、瓜子、烟酒茶的款待,热闹无比。此一般是孩子头用小被裹着娃娃恭恭敬敬送到男主人手,并说:“观音托我送子来!”男主人小心翼翼接过,口里回答:“我接娘娘送子归!”男主人说完转交女主人,女主人喜得忘了形,连说:“阿弥托佛!我儿来了!我肉来了!”抱入新媳妇房中安放。男主人再就招待客人,就这样一整套的“摸秋”活动基本完成。

人们的希冀是美好的,这样的中秋真喜气。摸秋,正反映出当时没有文化的文化,寻找娱乐的娱乐,相互祝福的祝福的现实。

 

上一篇:安徽古老茶俗,给客人倒茶不倒满

下一篇:安徽阜阳民俗文化

热门推荐
全国咨询热线:400-688-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