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爱劳动的孩子学习能力会更强
自理能力强的小学生学习能力也会强。在中国教育报一项调查中,当问及“孩子分内的事情总让家长帮忙,您会怎么办”时,在成绩优秀小学生中,“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”的比例最高,为43.11%,“有求必应”的比例最低2.12%。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家庭里,孩子成绩优秀比例也会相对较高。
这样看来,并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孩子学习和休息才是明智的选择。那些认为“只要学习好,做不做家务都行”的家庭中,子女成绩优秀比例为3.17%,而持有“孩子应该做些家务”观点的家庭中,此比例为86.92%,两者相差悬殊。
2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
过去20年,中国的GDP水平增长十几倍,然而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体综合素质却明显下降。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,2009年与1999年相比,学生的柔韧性、爆发力、肌力、耐力、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。
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,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.2亿。国际肥胖研究协会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中国有12%的儿童超重,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,有1/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。
古代养生家有“人欲劳于形,百病不能成”之格言。劳动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好方法,经常劳动,可以锻炼肌肉筋骨,从而使肌肉结实,关节灵活,体魄健全。
3、手脑并用,促进智力发育
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“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。”通过基本的劳动训练,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。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,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,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,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。
而相较于跑步等简单的运动,劳动更能促进孩子手脑并用,在解决生活劳动问题的时候,往往需要孩子动脑子,想窍门,如何能把衣服叠得更整齐,怎样才能更快地收拾好杂物……许多有创造性的发明都是在劳动中发现的。
4、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
事实上,孩子出生一岁后,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,走路会推开你的手,有“我自己来”的要求。这种可贵的自发性的独立意识如果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促进,长大后孩子能够独立思考,办事果断。
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,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,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,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。”
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,使孩子学会做点事,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,将会促进孩子独立意识形成,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,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。这样孩子以后在面对陌生环境或步入社会后,都能够有较快的适应性能力。
5、养成有责任心的好品格
很多家长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,“吃苦耐劳”四个字离孩子越来越远了。现在有些孩子肩不能担,手不能提。殊不知,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,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。
劳动教育正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与责任心、意志力的好方法,人的习惯越是年龄小越容易形成,小学阶段是形成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,切不可错过,从小不劳动等长大再想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就困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