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冬令营了解到杨公堤碑亭在景行桥畔。杨孟瑛,字温甫,四川酆都人,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弘治十六年(1503)出知杭州。其时,西湖葑塞已久,湖西这一带几成平陆,杨孟瑛力主疏浚,恢复湖面。他上奏朝廷,请求允可,但疏浚复湖对于某些既得利益获得者并非好事,因而引发了激烈争议,历时长达五年,浚湖方才得以实施。
明正德三年(1508)三月至九月,杭州府动用民工达8000人,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田荡近3500亩,并以疏浚、开拓今西里湖等处产生淤泥、葑草等是用于加高苏堤,另在西里湖上筑成了一条呈南北走向,北起仁寿山、马岭山脚,南至赤山埠、钱粮司岭东麓,连接丁家山、眠牛山等的长堤。堤北段原来有宋时所建桥梁三座,南段后来又新建桥梁三座。
后人依照苏堤命名,称这长堤为杨公堤,堤上六桥是里六桥。杨孟瑛在杭州知府任上浚湖的筑堤,借鉴、继承了自唐李泌、白居易以来杭州地方官注重西湖保护的优良传统。但浚湖筑堤却触犯了一批占湖豪强的利益,杨孟瑛因此遭到地方恶势力的强烈忌恨,被某御史弹劾。经明廷吏部复议,决定对杨孟瑛予以降职,但又命其量用民力,以终全功。然而,他最终还是因此次力排众议,锐意恢复西湖湖面而遭到打击,被降职调任为顺天府丞,离开了杭州。
杨孟瑛浚湖筑堤在历史上得到了应有的评价。田汝成在《西湖游览志》中称其浚湖后,西湖始复唐、宋之旧。又说:盖自乐天(白居易)之后,二百岁而得子瞻(苏轼)。子瞻之后,四百岁而得温甫。杭州老百姓后来将他的塑像安放于孤山的四贤祠(杨孟瑛本人辟建,祀李泌、白居易、林逋、苏轼)中供后人祭祀凭吊。四贤祠因此改称五贤祠。现在杨公堤上建纪念亭及杨孟瑛雕塑,以示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