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幼儿教育中,如何培养、提高孩子们的智商、情商,早已成为家长们万分关注的“重点区域”,巨人冬令营老师表示大部分家长所不知道的是,其实在IQ(智商)、EQ(情商)这两“Q”之外,FQ(财商)教育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关键环节。
“钱是用来干嘛的”、“钱是怎么来的”,这些问题看似简单,但对于尚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,解答这些问题却是塑造自我价值观,确立未来人生基石中不可或缺的一块。
“钱是从银行来的”
关于“钱”,现在的孩子们到底知道些什么?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区的红黄蓝幼儿园,对该园中班小朋友展开了随机调查。这些孩子都在四至五岁左右,针对记者提出的“钱是用来干嘛的”、“钱是怎么来的”等问题,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。
关于“钱是用来干嘛的”这一问题,大多数孩子都知道,“钱是用来买衣服的”、“钱可以买玩具”、“外婆用钱可以买菜”等,但至于“钱是怎么来的”,却只有少部分孩子知道,“钱是爸爸挣来的”、“钱是妈妈把家里的东西卖了换回来的(记者注:父母从事商业)”,更有不少孩子天真地认为,“钱是从银行里的一个个缝缝里来的,妈妈把卡插进去就有钱出来。”
“我们从没刻意告诉孩子钱是什么,这么小的孩子,告诉她也没用。”四岁女孩飞儿的妈妈汪女士告诉记者,她们从未给孩子进行过财商方面的培养,“财商教育”也是第一次听说,“我们只有在孩子无理取闹要某样东西的时候才告诉她,钱是爸爸妈妈辛苦赚的,我们应该珍惜。”汪女士说。
在“财商教育”中认识世界
北京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徐菲亚告诉记者,财商教育的缺失在当今幼儿教育中非常普遍,不仅贵阳市,国内基本上都还没能开展财商方面的教育。
人们往往以为,“财商”就是“理财”,但实质上,“财商”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,一是具有能够正确认识财富及财富增加规律的能力,这也就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;另外一方面,则是指运用财富及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。
目前,国内财商教育开展不力主要有两方面的“障碍”。首先,对于大部分幼儿家长来说,很多家长自身就未接受过任何财商教育,对于“财商”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,因而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财商教育进行衡量、判断;其次,传统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对“财商”的培养,不仅在幼儿教育阶段,甚至在青少年教育中,家长和学校更关心的还是孩子功课知识方面的提升,对于必要的生活技能并不重视。此外,由于各自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,同龄孩子对于“钱”的理解也会不一样,例如,“家庭环境差的孩子更容易知道钱的来之不易。”
国际上普遍认为,3至12岁之间的孩子正是接受财商教育的最佳年龄。因为,在早期对幼儿进行财商教育,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金钱观,也能在以后的成长中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,同时,也能通过理财认识世界,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,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。“起码能让那些生活富裕的‘二代’们,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,不会以为‘有钱就有一切’。”徐菲亚说。
了解更多北京巨人冬令营的最新营讯及相关信息,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400-688-0688
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:kaixinxly 或者加魏老师微信:xlywls 咨询 ,这里有最新的冬令营资讯,可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冬令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