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习惯

中学生冬令营 | 2015-11-14 09:59:52
摘要:不会做可以学,不肯做就可怕了。如果孩子养成了懒惰、好逸恶劳的心理,就很难摆脱对家长的依赖,获得独立的能力

    其实,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对劳动是充满兴趣的,他们会争着自己要去倒垃圾、帮忙拣菜、扫地抹桌,但家长担心他们做不好,或嫌他们帮倒忙,总不让他们做。殊不知,这样不仅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机会,剥夺了孩子享受劳动的乐趣,还给孩子造成了错误的概念:劳动是一种负担。有的家长把劳动当做是惩罚孩子的方法,“你不听话,罚你洗碗。”这样更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种痛苦。所以家长自己得从根本上审视自己对劳动的看法,提醒自己劳动的价值的是什么。实际上许多家长自己是很吃苦耐劳的。为父母的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传给孩子,为什么不把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传给孩子呢?

    中学生冬令营教育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,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儿干活,把劳动的过程变成加深亲子关系的最好途径。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,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,赞扬孩子的干活劲头,让孩子明白爱劳动是一种美德。

上一篇:初三学生阶段的英语能力如何提高

下一篇:孩子的创造力和家庭环境的关系

热门推荐
全国咨询热线:400-688-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