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?全国青少年冬令营老师表示,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30年后,成为什么样的人?有钱?有房?有车?有工作?未来30年,你知道他们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?
对于70、80后来说,进名校、入外企、做公务员,不管出身如何,通过个人拼搏,总有机会踏上父辈们期待的那种——中产阶级生活轨迹。
而我们的孩子,他们面临的环境和竞争,会远远超出我们这代人的经验可以理解的范畴。
未来是一个高度关联、无孔不入的智能世界。
以往依靠智商和经验的工作岗位,早晚会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替代;
无限存储和3D设备,已经走进家庭;
想搜索一下要通过技术克服人类语言之间的障碍,需要多少年,才发现今年已经诞生了可以实时翻译的手机工具.……
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的,是三个词根的拼写,前面那个“E”是向外的意思,“duce”是引导,“tion”是名词,本意是引导出来。所谓的教育,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,真正引导出来,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。
1956年,一个美国黑人小姑娘想去自己社区里面的白人学校被拒绝。因为当时白人学校和黑人学校,是不能混合的。
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,愤而起诉。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联邦大法院,6位大法官坐到一起讨论,把黑人和白人隔离开来,到底是否违背了美国的宪法。
这也是心理学第一次作为测量学科被引证。
通过实验看到,当把白人和黑人隔开来之后,虽然孩子只有4岁,依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,白人比黑人好。
于是大法官们做了一个定论,这也是美国很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。
这个法案的执笔人叫布朗,布朗法官第一次清楚地在法律文件中,阐明了教育的观点:
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,在未来的生活中,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。(注意:是孩子本人的幸福,不是他家的,不是他的学校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