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董遇的人,从小家里就很穷,住着破旧的茅屋,常常饥一顿饱一顿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家庭的艰辛让年少的董遇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,他主动提出要跟哥哥一起上山砍柴,为家里分忧,父母听后又高兴又心酸。
就这样,童年的董遇开始了为生活而奔波的日子。有一次,他在打柴回来的路上正好经过村里的学堂,里面传出来的琅琅读书声让他停住了脚步。他站在窗外入神地听着,为这美妙而富有韵律感的声音着迷了。
董遇知道,家里没有钱供他去学堂念书,所以他只能想别的办法。
从那以后,董遇每天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上山砍柴。然后赶到学堂,站在窗外听先生讲课,放学后,他又回到砍柴的地方将剩下的活儿干完。日复一日,董遇已经认识了很多字,能摇头晃脑地背诵一些经典篇目了。学堂先生也被这个坚持不懈的孩子打动了,他挑了几本书让董遇回家看,并叮嘱他若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只管来问。
董遇如获至宝,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。哥哥笑他傻,干活儿干累了也不知道休息一会儿,他仿佛充耳不闻,依然沉醉在自己的书香世界里。
功夫不负苦心人。天长日久的积累开阔了他的视野,丰富了他的知识。读书之余他还写了两本好书,引起了轰动。大家都在谈论这个家境贫寒、没有上过学堂却学识渊博的传奇人物。
随着董遇的名声越来越大,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,向他询问学习的窍门。他恳切地说: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(xiàn,同“现”,显露之意)。”旁人很不解:“可是每天都要劳作,没有时间读书呀!”董遇耐心地解释道:“学习要利用‘三余’,就是三种空余时间,冬天为一年之余、晚上为一天之余、雨天为平日之余。”人们听了恍然大悟。
中学生国学冬令营的老师指出我们常常听人抱怨生活太纷扰,时间不够用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董遇的故事告诉我们,很多人不是没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,而是因为懒惰错失了学习的良机。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,挤一挤总会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