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冬令营带你看看山东文化-梨花大鼓

山东冬令营 | 2016-02-22 10:39:14
摘要:山东梨花大鼓是北方大鼓的始祖,原称犁铧大鼓,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。

   鼓不仅仅是战场的冲锋号角,也是民族的传统乐器,鼓的种类有很多。山东梨花大鼓是北方大鼓的始祖,原称犁铧大鼓,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。下面山东冬令营带你来看看别具地方特色的山东梨花大鼓。

  梨花大鼓历史悠久。据考,梨花大鼓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就流行于河北南部农村,清光绪年间始进入其他省市。清末民初小说家刘鄂在《老残游记》中所写的黑妞、白妞(即刘小玉姐妹)皆为驰名犁铧大鼓演员。
  早期的梨花大鼓,因植根于民间,故多诉露民间疾苦和表现农家故事。它风格朴实,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曲调高昂,说、唱、道、白兼备,叙事抒情交融。传统书目很多,其中尤以说为主、唱为辅的中长篇书见长。现流行的有《包公案》、《海公案》、《西厢记》等。
  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区独有的鼓曲之一,也是中国曲坛上一支别具风采的鲜花,颇受群众的欢迎。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(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),它历史悠久,清乾隆年间己有艺人演唱,清嘉庆年间,河北邢台威县的王奎山、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、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,时称梨花大鼓的“五大山”,风噪冀鲁两省。
  梨花大鼓早期叫“犁铧大鼓”,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。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,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,深受群众欢迎。河北省拥有一批较有影响的梨花大鼓演员。三十年代,流行在冀南一带的魏金凤、穆大爱、孙金梅等享有盛名。
  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活跃于曲坛的孙金枝(艺名“大金枝”)是孙金梅的小妹,她功底厚,造诣深,表演风格朴实细腻,酣畅大方,运字行腔声情并茂,唱腔丰富多变,素有腔多字少、七十二哼哼之称。1958年,孙金枝参加全国第一次曲艺会演,幸福地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她演出的《广场思亲》又荣获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中国曲协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曲目奖。

上一篇:孙斗跑驴-百年传承放异彩

下一篇:山东寒假冬令营带你了解山东的传统文化

热门推荐
全国咨询热线:400-688-06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