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自尊心在后天是怎么形成的呢?为了解释这个问题,中学生冬令营对孩子做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,根据孩子所表现的能力以及他们对自己能力的反应,将其分成三类:
一是他们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,他们表现活泼,喜欢发表意见,在学业上,交友上是成功者,兴趣广泛,有创造性,探讨问题总是把自己处于领导地位,一旦干什么事,就有信心干到底;不知疲倦,不示弱。
二是自尊心一般的,在很多方面与上一组都是差不多的,在高兴时也喜欢发表自己的建议,但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主见,在觉得别人喜欢他们时,干得最好。
第三组与前两面的不同。这类孩子表现低沉,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,不敢发脾气,在讨论问题时只听不说。
一般人都认为孩子自尊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关。但心理学家的结论却使不少家长感到惊异——自尊心的成长既不取决于家庭的金钱,地位或孩子体格的强弱,也不取决于母亲为孩子耗费的时间。他们发现,培养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家庭多比较民主,父母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密切,能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并根据孩子的要求给他们以帮助。父母热情地接待孩子们的朋友,而这一点在孩子的心中被看得很重。他们对孩子要求严格,但总是通过鼓励使孩子们养成好习惯,而不是通过惩罚和斥责。这些,都使孩子容易成长为具有较强生活能力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