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局或酒宴,乃中国式社交的基本方式。不知这种传统积淀多有深,至少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代。山东国学冬令营小编介绍《鸿门宴》,就是国人尽知的一个“特别饭局。”
作为“饭局”,其魅力不在其“饭”,乃归其“局”。因此,“鸿门宴”到底是中餐还是晚宴,是吃牛排还是羊肉,是喝一坛还是三坛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此局之中看得见一场政治与军事斗争中的风起云涌,看得见那种命悬一线的刀光剑影,整个故事充满了斗智斗勇的心灵张力。
聚散有时的我们,此生到底经历过多少饭局?都是呼啦啦地来,哗啦啦地散。有哪一餐可以留存世间?我辈之俗世宴饮,不过是在呼朋引类,以口舌之虞去留住生命的欢娱和忆念。
《鸿门宴》则不一样。那个叫汉代的王朝,早已埋入地下,成了文献里的钩沉、文物里的考证,然而,在一代史学宗师司马迁的文字里,这一个经典的“中国饭局”获得了永生,文字存留了在场人物的衣衫、形貌、话语、声音、表情与动态,连同那吃食的温热气息,宾主双方风平浪静的礼仪与暗流涌动的杀气。
古往今来,历史总在以不同的方式流传,也以不同的方式书写。同样一段历史,可能有民间说唱,有传说,有歌咏。因为文学,因为艺术化的现场感,因为种种热气腾腾和活色生香,历史才显出了自己的温度与质感。可以说,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,历史的书写却异若宵壤。
曾经受过宫刑之辱的一代史官司马迁,他的经典意义和历史贡献会在哪里呢?除了他臧否人物的标准、秉笔直书的胆识与打捞历史的深广之外,还有一点许是其他史官与史书所无以望其项背的。那就是他的文学修为,是他那种语语递真情、字字立纸上的文学功夫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,《史记》堪称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离骚者,文学之谓也。如果说杜甫的“诗史”兼具文学与历史之美,那么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也兼具文学与历史之韵。
《鸿门宴》是高中《语文》教材里的经典名篇。今天,一个高中生不可能不了解楚汉之争的历史,也不可能不知道刘邦与项羽,对于鸿门宴的故事情节,也不会太陌生。我们可以自问的是,面对这样的名篇,语文课的教学起点到底在哪里,学生能力与素养的生长点到底在哪里呢?
文言与白话,前者为汉语之源,后者乃汉语之流。今人阅读古籍,语言之阻碍正如时空之转换。然而,古今之译远非中英对译,即使在白话语境中,我们的血脉里依然不乏文言的基因。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里,依然天生保留着那种接纳古汉语、古音韵的遗传密码。就是说,我们很容易就获得一种关于文言和韵语的语言感受力。
像《鸿门宴》这样的经典,阅读的时候,似乎存在太多的文言实词与虚词,包括词类活用、特殊句式、古今异义等。高考及各种考试,往往驻足于文字的识记与理解,让这样那样的“知识点”以“考点”的名义,化作课堂细读的“功利型牵引”。
由是,我们不难看到如此普遍的教学情景:教师一句句串讲,学生一字字记录,辅以学生的读、讲、议、练。板书在黑板上的,大多是些孤立的字、词、句。文言的篇幅越长,教学的课时也越多。这样的教学,或许会在解答语文试题的过程中显出相应的效果。但是,从本质来说,这样的文言教学,就像 旅游一样,顾及了一条小巷,而忽略了整个城镇;顾及了一条小路,而忽略了整个村庄。
一句话,我们看见了“文言”,去忽略了“文学”。
然而,曲阜国学冬令营小编介绍真正打动人心的,恰恰又是文学,又是那种气韵生动的的文学之美。